刘秀


589次浏览 2023-06-30 10:19

石人指路显“灵应”

北魏《水经注》载:鄗南千秋亭五成陌有石坛并有一石碑……光武庙之东枕道有石翁仲二个南北相对立。此翁仲便是汉光武刘秀,当年安抚河北碰壁,避难南归,夜逢浓雾问柏乡,路人不答怒而斩之的石人,也就是后人所称的“灵应石”,并立有“灵应碑记”石刻及乾隆御书“汉光武斩石人处”碑刻。

淮阳王更始二年(24)正月,刘秀采纳谋士邓禹广揽人才,以德平天下的谋略,在刘赐的大力帮助下,获得更始帝刘玄之封,是为萧王,并钦命之持节安抚河北等地,以获取各地郡守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。然而,当时河北邯郸王郎自恃兵多势大,傲然自立为王,根本不把刘秀放在眼里,甚至想将刘秀灭掉,故派出大军追杀征讨。刘秀见势不妙,转奔真定郡,真定王刘植听命于王郎,迅速调兵遣将列阵准备开仗。刘秀避开锋芒掉头奔蓟地,广阳王刘节更是势利小人,早接王郎之令,布兵虎视忱忱单等刘秀前来。刘秀眼见河北局面难以打开,且有王郎辖下三路大军围剿,深虑兵败被擒,只得急命退兵南返,回归根据地信都郡。

刘秀率部一路躲避着王郎的追兵,辗转走到鄗城(今固城店)地界,已是三月谷雨之节,这天后半夜,刘秀众人走之鄗南五成陌(今十五里铺)时,突然天降大雾,原本就漆黑难辨的道路,更加分不清东西。刘秀后有追兵,前路又难行,心中顿时焦燥不安起来。正自烦恼,忽听前边隐约传来嘀嘀咕咕说话的声音,便往马屁股上狠打了两鞭,独自窜到了前面,走不多远,瞧见对面模模糊糊有两个人影,随即大声喝问道:“请问对面来者,柏乡怎么走?”岂料,刘秀连问数声不见回答。这一来,更使原本心情不佳的刘秀火冲顶梁,失去了控制,提马近前呛啷啷抽出宝剑,厉声斥道:“好无礼也!难道你是个石人,竞敢不回本王之言?”话到剑落,就听当啷一声响 亮,黑夜里迸闪出一道火光,被斩之人断做两截,呼嗵倒在地上。刘秀呢,冷不防被震得宝剑差点脱手,心中大惊,慌忙下马点火细看,却发现地上躺着一个被斩做两截的石头人,在石人被齐齐斩断的肚腹之上,写着一行字,道:前行十五里见柏乡。刘秀看罢,不禁自言自语说道:“我说问话不答,原来是石头人啊!而如今石人指路,莫非是显灵了吗?”

随后紧跟上来的众人见了,齐声恭贺道:“奇哉,石人显灵指路,足见天佑大王,汉室焉能不复!”

刘秀感而叹之,随口吟道:

避祸南归过柏乡,夜遇浓雾辨路难;

叱声求问相逢者,噤言无答似痴汉;

怒而剑斩不语人,原是石翁灵应显。

刘秀率众拜祭石人之后,迅即马不停蹄,往南进发。后来,人们为了纪念这灵应之石为汉帝指路,勒“灵应碑记”石刻一通立在此地。却说刘秀斩石人之时,另一个石人吓得拨腿往北飞跑,一气跑到鄗城(今固城店)之北,正遇王郎的追兵。众军见雾夜里迎头有人奔来,拿住就问:“可见前边有刘秀之兵否?”不见回答,定睛看时,才发现是个石人。因王郎之兵常在此地盘踞,认出是五成陌(今十五里铺)之石人,惊呼道:“怪也,石人跑过来了!”

王郎命令军兵,说:“把他抬回五成陌(今十五里铺)去,看是何事使石人惊窜!”

王郎领兵抬着石人赶到五成陌(今十五里铺),又发现了原来好好立着的石人断做两截,且似新斩,深为惊诧,也明白刘秀等人刚经过此地,忙下令飞马紧追。

因为王郎之众路途较熟,很快在十里铺追上了刘秀,双方兵马相交,顿时展开了一场混战。因雾夜浓重,兵将各自为战,指挥失灵,撕杀很久不见胜负。刘秀见天色渐明,恐天光大亮,王郎认出自己,再难脱逃,寻思:三十六计,先走为上。故而,趁黎明雾气未散,两军乱打一团之际,匹马单骑落荒奔东而走。

刘秀避难赐花名

《柏乡县志》 记载:光武帝巡抚河北,与邯郸王郎交战于鄗,溃败路经柏乡县北郝村弥陀寺,题咏牡丹诗一首:

萧王避乱过荒庄,井庙俱无甚凄凉;

唯有牡丹花数株,忠心不改向君王。

刘秀惶惶然如漏网之鱼,打马如飞急驰到北郝村西,正要进村,乍然听见村东战马嘶鸣,号鼓震天,心想莫不是王郎指挥的真定王刘植之兵也到了?便欲拨马掉头南逃,又不知南边是否平安?心中踟蹰,忽见村里走出一个背筐拾粪的老汉,急忙施礼相求道:“老人家,我乃汉家后裔刘秀是也!现今王贼四下围追,情况紧急,可有良法相救乎?”

老汉四下看了看,然后招手让刘秀下马,随手用拾粪的铁锨照马屁股狠拍了一下,战马突遭暴击,跃蹄惊嘶一声,负疼往南一溜烟飞窜而去。见战马远去,老汉拉着刘秀来到村边不远的破寺之中,原来不错的寺院,因连年战火,现今墙倒门塌,破败不堪,却喜院中几株花木枝繁叶茂,喷艳吐芳,正然怒放。老汉匆匆走到花木旁边,抡锨呼哧呼哧挑了个人形浅坑,说:“将军,请恕老汉不恭!这连年打仗,村里破棚烂屋,那有地方躲藏,眼下救你,只有此法,快请进坑!”

刘秀明白老汉的意图,赶紧躺到坑中,老汉一边填土,刘秀问道:“老人家如此大义,舍命相救,请告知我姓名,他日定当厚报!”

老汉虽是个好心肠,可是庄稼人胆儿却小,眼下见事情紧急,只顾救命,那想图什么报答,听刘秀这一问,反倒多了一个小心眼儿,暗想:这人还不知救成救不成哩,别万一让官家知道了我的名字,报答图不了,再搭上老命!便随口答道:“农家人命穷身贱,哪儿有什么名哩!我姓穆,家贫娶不起媳妇,光棍儿一个,人家都叫我牡丹儿!”

老汉把刘秀掩藏到花木下的土坑里,随后将筐中拾来的牲口粪撒在上面,看看没有破绽,这才翻过破墙头走了。

刘秀躺在土中,鼻子上支蓬着老汉放的一堆花叶,出气倒还匀适,耳朵多少也听得些动静。他虽然听见外边人喊马嘶、刀枪相碰、金鼓乱鸣,倒也不是十分紧张,加上与王郎军打斗了半宿,浑身发困,现今这一躺,竞惬意地迷迷糊糊睡了一大觉,等他醒转过来,四下鸦雀无声,再无争战交兵的动静,想必王郎军兵已过,便仗着胆子从土中拱出,果然是风平浪静,这才松了一口气。

刘秀拍打干净身上的浮土,观瞧眼前这几株为他遮凶避险的花木,但见绿叶盎然,花大如盘,且花上叶下,绿叶托花,好似将相奉王一般;再细看,更觉不凡,锦簇如山的花朵,朵朵不同,花花殊异,真个是姹紫嫣红,姿态万千,刘秀看得痴痴入迷,不觉深吸了一口花蕊之中喷放的香气,刹时沁肺入脾,心旷神怡,颇有飘然欲仙之感。刘秀看罢多时,忽然想道,匆忙之间不知这是何寺,竟有如此奇花?转眼环顾寺内,却见柏松枝残,墙毁垣破,神像更是东倒西歪;寺外村落之中,满目疮夷,一片荒凉,不由又一声长叹,恨恼王莽老贼搅乱汉家太平天下,引起四处刀兵,祸害得民不聊生,生灵涂炭,转念又想起救命恩人牡丹儿和眼前的花木,触景生情,遂抽出宝剑,在残壁之上刻道:

萧王避乱过荒庄,井庙俱无甚凄凉;

唯有牡丹花数株,忠心不改向君王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刘秀题

以诗来感念牡丹和花木的救命之情。

刘秀等不见救他的牡丹,就用宝剑挖下一株救他的花木,撕下一角战袍,紧紧裹住,背在身上,出寺南行。

后来,人们到寺中浇花,看见了残壁上的题诗,那里知道刘秀题的穆丹花是指救他的牡丹和花呀,争相传诵弥陀寺的花木有了名字。村里的老先生见了,想起了早些年栽花奇人留下的诗句:更有奇异玄妙处,救得赤龙名自来。这才悟出,奇人留花不留名,只等汉家重兴帝王封啊!从打哪儿,北郝村的人们便以弥陀寺内救光武帝的牡丹花为荣耀,逢人便说他们村的花救过汉帝,是汉帝赐封之名,叫汉穆丹,修史编志的史官在将光武帝的题诗入志的时候,嫌牡丹之字眼不雅,改成了牡丹,才有了今天志书上见到的“汉牡丹”之名。

那日,刘秀走出北郝村不远,就遇上了响应支持他的渔阳(北京密云西南)太守彭宠,上谷(河北怀来)太守耿况和他儿子耿龠发来的大军,刘秀大喜,立即统领进攻邯郸,旋即破城,杀掉了王郎 。后挥军南下,在岑彭的策划之下,兵不血刃,劝降了坚守洛阳的朱鲔。刘秀入洛阳,念念不忘牡丹和花木救他的恩情,派人到柏乡北郝村寻找救命之人牡丹,屡寻不到,奏报得知北郝村将救命之花敬奉为汉牡丹,便命御花园将他随身带着的救命花木悉心培植,详加珍护,并诏告天下,极力褒扬北郝村牡丹花忠君护国之侠举,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感恩之心。